这个山林中的树袋屋,想把你带回巢居生活
与人声鼎沸的黄山相比,距离它仅有一个小时车程的齐云山,并不是一个热闹的旅游目的地。
齐云山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,是一座海拔 585 米的道教名山。在它的山脚下,有一个名叫东亭村的,约有两千居民的小村落。这是相对安静的地方,整个村子仅有一个新建的酒店,游人并不多。
2013 年,一个名为“自由家”的开发项目来到这里,想要把东亭村周围的山林,打造成一个野外营地。
自由家分为树屋世界和营地博览园两块。其中,树屋世界就是请建筑师设计的,风格迥异的树屋。而营地博览园内的住宿,与树屋世界相比,更同质化一些,价格也要便宜很多。
这个树屋世界目前已经进行了三期规划。最近的一期,是请了好几位不同的建筑师,每个人设计了一个树屋。它们林立在山林之中,游客可以在山脚处的服务中心登记入住,再乘坐营地内的电瓶车,到达这几栋彼此独立的树屋。
自由家的业主觉得,这样具有设计感的树屋,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。
亘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树袋屋,就是树屋世界其中的一个。
亘建筑事务所由孔锐和范蓓蕾创立于 2013 年,取名弥山亘野,即天地间连绵不绝的意思。事务所成立的时间不长,做过的项目倒是不少,小到上海街头几十平米的 absolute 花店的设计,大到上万平米的富丽服装厂的改造。亘建筑事务所是一个由十名建筑师组成的小团队。孔锐和范蓓蕾,担任主持建筑师的工作。亘建筑的每个项目,都会有一个全程负责的建筑师。
在这些项目里面,由于规模、类型都差别较大,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共通点。孔锐觉得,“如果非要说相同之处的话,我们在做每个项目时都希望面对的问题都尽可能清楚,解决方式尽量简单吧。”
他们首要关心的并不是“设计风格”,而是关注建筑自身与使用者的需求,以及它所处的场地环境的关系。
这一点在齐云山树袋屋的设计上,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。
2015 年,经前辈建筑师介绍,孔锐和范蓓蕾加入到了树屋的设计项目中。在整个小山上,参与项目的设计师都可以自由选择一块地,作为树屋的据点。孔锐他们选择了一处离规划道路不远,朝向南边山谷的位置。初次去现场的时候,他们记下场地内树木的高度,发现树屋只要探出这个高度,景色就会开朗。
这种像是在树上的“巢穴”,一个柔软的囊,是亘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们,想要呈现的意象。他们认为,远离城市的度假酒店,应当提供一种日常难以体验的生活方式。一个有趣又不失舒适感的树袋屋,被认为是通往另一种生活的方式。
而业主希望,这个只有 30 平米的树屋,是一个可以在山林间自由放置的原型。与其说它是个独一无二的建筑,不如说它是个大型的家居物件或是帐篷,它只需要进行微小的改变,就可以去适应不同的地形和环境。
建筑设计的前期,是整个项目中最花心思的部分。至于在项目进行中的部分,由于现场的施工监督非常负责,大大减轻孔锐他们的困难。
起初,孔锐和范蓓蕾想到了类似马扎的交叉式支撑,来撑起一个像巢一样的树袋屋。孔锐他们觉得,这个巢应该是简单的,它只用来睡觉,不应该出现其它繁琐的家居设备。这样的设想在一开始,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困难。毕竟如果真是按照他们所想的那样,这个树袋屋并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酒店内的房间,在它里面生活,有着极大的不便。
后来,他们把那些生活设施——马桶、淋浴、储物柜、空调等,一股脑儿地打包进了一个“背包”里。这个背包位于树袋屋的入口处,同时承担着玄关的功能,游客通过这里,钻进柔软的“巢”里。
整个“巢”的两侧和顶部边缘,皆是平面曲线,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搁在架子上、包裹着人的囊。支撑着巢的,则是像马扎一样的交叉构造。这些柱子支撑着巢,连接最底部的混凝土墩子,稳稳地站在山林之中。如果从山对面观察,它就像是一个挂在枝头的巢穴。
在通往“巢”之前,还要经过一段长长的廊道。从山林出发,走过廊道,经过玄关处的浴室,就走进了巢内。
钻进“巢”内,则是另外一番天地。
首先映入眼帘的,是满山的风光。在面对着风景的方向,这个巢打开了一个微微上扬的开口,它给人一种不至于一不小心就滑落林间的安全感。在开口下方的平坦的位置,则是用来睡觉的地方。在这儿铺上柔软的床褥,它就成了一个可供栖息的,温柔的巢。
图片来自:亘建筑事务所提供
感谢博主分享
2018-05-09 下午4:31